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正向的比馬龍效應

正向的比馬龍效應(Positive Pygmalion Effect)
教育現場的比馬龍效應指的是學生會因師長的期待,而表現出符合師長期待的樣子。作家小野到竹女演講時提到他高中念的是成功高中夜間部,這個名稱讓他高中三年非常沮喪,一點都不快樂。這便是負向的比馬龍效應。
目前我們選秀式的菁英教育造成了多少負向的比馬龍效應?以大學學測或指考結果來分析便可端倪,我們學校還未曾出現進入台清交的畢業生,可是我們也有基測成績將近350分的學生進入本校就讀,真的跟基測成績380,390的素質差這麼多嗎?不是的,基測題目的鑑別度並沒那麼明顯。可見原因可能就出在我們的學生三年來真得就承認自己不是第一志願的學生,學習熱誠與動機皆有心理障礙。但事實上他們跟竹中竹女的學生一樣優秀。

12年國教的實施便是希望在全國的高中職在均優質化(這最重要,讓家長放心信任社區學校)後,就近入學而產生的分布式的菁英教育可以產生正向的比馬龍效應,每個優質生都可以受到鼓勵、支持,都是雞首,而不是牛脖子、牛肩膀、牛尾巴,進而帶動所有學生的學習,這樣每個學生的學習權都平等,就會使得形形色色的孩子在各個領域出人頭地,而成就每一個孩子的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